10月29日上午,由民盟吉林省委员会主办,民盟吉林省委文化委员会、吉林建筑大学、民盟长春市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美美与共·翰墨筑韵——吉林省民盟“书法与建筑”艺术展暨第二届中国传统建筑楹联书法作品展在学校土木教学馆开幕。

杨安娣宣布艺术展开幕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盟吉林省委会主委杨安娣,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坚,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书记、副主席,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院院长曾来德,学校党委书记李雁冰,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雷,民盟吉林省委专职副主委封雪梅,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学建,学校副校长齐伟民,学校副校长王岩松,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张东航,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景喜猷,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吉林省博物院院长韩戾军,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高岭,书画及艺术界代表刘成、刘福生、李泓晖、苏显双、苏亚涛、李博、魏宏声、吴峰、孙大勇、陈梦姣,以及省市民盟相关领导、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活动。民盟吉林省委会副主委、民盟长春市委会主委、延边大学副校长孙俊奇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李雁冰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指出,在中央大力推动城市文脉赓续的背景下,本次以“美美与共·翰墨筑韵”为主题的艺术展,将书法艺术与建筑美学深度融合,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更是响应国家战略、服务城市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的高校,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坚守文化根脉,推动融合创新,服务地方发展,为提升吉林文化软实力、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智慧与力量。

李雁冰致欢迎辞
封雪梅表示,本次艺术展既是民盟吉林省委会履行参政党职能,又是书法与建筑深入对话的有效尝试,更是赓续文化血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自觉行动。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民盟与吉林建筑大学、省文联等文化艺术单位间的常态化合作,探索“艺术+科技”“人文+工程”等无限可能,共同搭建起一个常态成效,开放包容的跨界交流平台,激发更多的创新灵感和创作成果。

封雪梅致辞
张东航表示,本次展览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是吉林文艺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创新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省文联将继续帮助和支持高校文艺活动,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努力推出更多彰显时代精神、富有吉林特色的文艺精品,为繁荣发展吉林文艺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东航致辞
齐伟民介绍了本次展览的筹备初衷与核心理念。他从民盟文化传承、书法与建筑的美学同构、以及“道器合一”的哲学智慧三个维度,深入阐释了本次展览的深厚意涵。他指出,本次展览不仅是对民盟先贤“以墨载道”文化血脉的自觉传承,更是对书法与建筑这两种同源于中华文明的艺术形式进行的一次深度对话与融合实践。本次展览的成果将直接服务于学校“书法与建筑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设,旨在构建一个持续推动人文与科技、艺术与工程交叉融合的创新平台。

齐伟民介绍活动筹备情况
陈雷与曾来德共同为“吉林建筑大学书法与建筑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
杨安娣宣布艺术展开幕,展览正式启幕。
本次展览以“美美与共·翰墨筑韵”为主题,展出百余件作品,系统呈现了书法与建筑从形式到内涵的深度融合。展览通过楹联书法与传统建筑的创造性结合,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包容特质,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精彩展览。

展览现场
展览期间,学校还将举办系列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书法与建筑艺术的跨界对话与创新发展。
(初审:徐畅 复审:王洪宇 终审:乔良)
书法学院